遇到火災,一定要冷靜判斷,到底能逃還是不能逃,千萬不能盲目逃生。盲目逃生,有時候會帶來慘重的傷亡事故。 例如,2019年5月5日,廣西桂林發生的一起群租房火災事故,導致廣西師范大學漓江學院29名大學生死傷。 這是一起一樓存放的電動車起火導致的樓梯間火災事故。 據了解,這次40多名傷亡人員,基本都是從3-6樓樓層沿樓梯向下跑的人員,死亡和重傷的人員集中在樓梯間1樓和2樓的拐角處。 那么遇到火災,到底能逃還是不能逃,該如何判斷呢?今天我們將通過兩大類火災,在不同的發展情況下的科學求生方法介紹來詳細的解答這一問題。 這兩大類火災是:我們身在室內,我們所在大樓的其他地方發生的火災;和發生在我們身邊的火災。
火災求生總原則
在介紹各種火災情況下的科學求生方法之前,我們先給大家介紹一下火災求生的總原則。所謂總原則,就是任何火災情形下,科學求生都應當遵循的原則。這個總原則就是躲火避煙,就是我們要躲開火對我們的傷害,同時還要避免口鼻吸入煙氣。火對我們的危害,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已經或多或少養成了相關的防范意識,但是火災煙氣對我們人體的危害,很多人還沒有這方面的意識,因為我國火災死亡人員當中80%是因為火災煙氣中毒窒息導致。所以我今天將詳細的給大家介紹一下火災煙氣對我們人體的危害。 火災煙氣除了影響我們的逃生視線之外,它還有三大類危害。第一大危害是低氧危害,空氣中氧氣含量由21%降到17%,會妨害運動肌肉的調節;14%降到10%:身在其中的人尚有意識,但是會疲勞,判斷易錯誤;10%降到6%:人會昏迷,數分鐘內供氧方能蘇醒;6%以下:短時間接觸致死。而著火房間氧氣濃度可能低至3%。第二大危害是高溫煙氣被我們吸入呼吸道,它會灼傷我們的呼吸道,使我們的呼吸道腫脹堵塞,以致我們無法呼吸而窒息身亡。一般空氣溫度到達40℃:即到了我們應該逃生的最佳時間的底線。60℃:我們裸露再空氣中的皮膚會紅腫。而起火房間轟然發生前頂棚煙氣溫度最高可達600℃。一般的高溫熱煙也會上百度。第三大危害是火災煙氣中會含有很多的有毒氣體,其中最常見的是一氧化碳有毒氣體。火災的燃燒會消耗大量的氧氣,很多火災是在缺氧環境下進行的不完全燃燒,它會產生一氧化碳這種有毒氣體。 一氧化碳一旦被我們吸入體內,它會迅速的搶占血紅蛋白,一氧化碳與血紅蛋白的結合能力比氧氣與血紅蛋白的結合能力強210倍。因為一氧化碳搶占了血紅蛋白,導致氧氣無法通過血紅蛋白輸送到人體各處,我們的人體就會因為缺氧而窒息。在一氧化碳濃度達到1.3%時的煙氣中,人吸入兩三口就會失去知覺,吸入13分鐘就會導致死亡。 所以我們在火災求生中,除了要避開火對我們的傷害,還要避免我們的口鼻吸入煙氣。
一、 身在室內,所在大樓其他地方發生火災
下面介紹第一大類火災的科學求生方法,就是我們身在室內,我們所在大樓的其他地方發生的火災,它的求生方法。
(一) 固守待援
我們通過各種方法,比如聽到外面有人喊叫“著火啦!著火啦!”,或者大樓的消防廣播通知我們,我們所在大樓的其他地方發生了火災。 我們要首先觀察戶門門縫上方是否有煙飄進來,如果有煙飄進來,就留在家里固守待援,不要開門逃生。如果沒有煙飄進來,就手背觸碰門板上方,燙手,固守待援,不燙手,手背觸碰門把手,燙手,固守待援,不燙手,腳抵門的下邊,把嘴巴和鼻子堵在門板后面,把臉側過來,眼睛對著門縫的位置,慢慢把門開條縫,觀察門外樓道情況,如果樓道濃煙彌漫,趕緊關門,固守待援。4. 腳抵門開門縫觀察:腳抵住門的下邊,把嘴巴和鼻子放在門板后面,側臉,眼睛對著門縫的位置,打開門縫,觀察樓道情況。5. 樓道濃煙即關門:樓道濃煙充滿,則立即關門,留在家里,不要進入樓道逃生。 上面介紹的是幾種樓道不能跑,應當固守待援的情況。這時候,我們怎么做來保護自己呢? 針對非易燃保溫材料外墻的建筑,固守待援的時候,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撥打119電話報告我們被困的位置和被困人數等情況。第二件要做的事情就是封堵門縫,防止煙氣進入房內危害我們。封堵門縫,可以用各種膠帶紙,或者濕衣物,毛巾被子等。 如果我們人數較多,可以分工協作,一些人來潑水給門降溫,同時其他人可以到窗口那里呼救。呼救的時候,白天可揮舞鮮艷的衣物,或者將枕頭、靠墊等軟物從窗口拋出;晚上可以用手電筒或者手機的手電筒功能打亮手電,對外緩慢繞圈,讓別人看到我們被困的位置。直等到消防員來將我們救出,我們就安全了。 外墻有易燃保溫材料的火災,這種火災一旦燒到外墻,引燃外墻保溫材料,火勢會迅速沿著外墻立面往上形成外立面立體燃燒,并在外墻蔓延的過程中燒爆居家窗戶的玻璃,導致火焰翻窗入戶,使得居家內固守待援的空間會有被破壞掉的危險。所以被困這種火災中,要隨時觀察,抓緊一切安全逃生時機,從樓道逃生至戶外安全位置為第一策略。 這種火災,如果起火房間是關著門的話,火勢一般是沿著窗戶往外燒到外墻,然后延外墻往上蔓延,剛開始有較長時間樓內樓道會因為沒有或很少易燃物,而處于無煙或少煙的安全狀態,是可以逃的。這種情況逃是第一原則,要爭取第一時間樓道安全時趕緊逃出戶外。但是萬一因為某種原因錯過樓道安全時機,樓道因為外墻火焰過大,涌入樓內樓道,我們在室內通過觀察和摸門查看,判斷樓道煙氣太濃,也不要沖進樓道,避免因為高溫有毒煙氣被吸入幾口就使我們失去意識而置身危險之中。這時我們要隨時觀察,一旦樓道濃煙擴散了就再逃生至戶外。 2017年6月14日,英國倫敦格倫費爾高層公寓發生火災,導致72人死亡,成為英國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嚴重的住宅火災事故。該火災一個幸存者自述她開始沒逃,后面逃的時候開門家門口已經有倒斃的人了。那些倒斃的,應該是逃的時候煙氣太濃,而她逃的時候,據她描述,煙氣已經不太濃了,應當是濃煙已擴散到其他地方。 上海徐家匯的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在它入口的那個外墻的墻體上有一塊牌子,上面寫了本大樓外墻是易燃保溫材料中國科普研究所所在大樓也明確標示了本大樓外墻是易燃保溫材料
(二) 樓道逃生
上面講的是門外有煙火危險,無法逃生,應當固守待援的情況。那么什么情況下是可以逃生的呢?我們仍然是使用觀察,加摸門查看的方法來判斷。 觀察戶門門縫上方沒有煙飄進來,手背觸碰門板上方不燙手,手背觸碰門把手不燙手,腳抵門的下邊開門縫觀察,樓道沒有煙,或者有煙,但是是貼在天花板上,很薄的分層煙氣,下面是很大的空氣層,我們就可以開門逃生了。 逃生的時候如果方便,隨手切斷室內電源,逃生出來之后要隨手關閉戶門。在介紹正常樓道逃生要注意的事項之前,給大家介紹一個樓道逃生過程中遇突發情況,導致無法繼續逃生,得轉入固守待援的情況。 就是我們開始觀察樓道是沒有煙,或者是很薄的分層煙氣,而進行樓道逃生的過程中,因為樓下起火房間人員開門逃生,沒有關上他們的戶門,導致他們家的火災煙氣擴散到樓道,使我們逃生過程中突然遭遇高溫火災煙氣的情況,我們就返回一兩層推或拍門,找到一個房間進入固守待援,而不要和煙氣比賽往上逃生,因為高溫熱煙往上擴散的速度遠遠超過我們往上爬樓梯的速度,煙氣很快會吞噬我們,這是極其危險的。除非你距離樓頂只有兩三層的距離,并且通過平時觀察,知道頂樓通往樓頂天臺的門沒有鎖閉。那么才可以憋一口氣,沖到樓頂天臺安全的位置等待救援。否則一定要找到房間固守待援。下面詳細的介紹能夠正常樓道逃生到戶外安全位置的過程中,應當注意的事項。 逃生過程中要隨時觀察煙層情況,如果煙層很高,在我們頭頂上方,我們可以直立快走逃生;如果煙層增厚下降,可能會被我們口鼻吸入,我們就要彎腰扶墻逃生。逃生過程中不能乘坐電梯,因為火災會導致斷電,電梯轎廂有可能就會被迫停在樓層中間,我們就無法開門自主逃生,而面臨煙氣進入轎廂侵害我們等危險。所以樓道逃生過程中不能乘坐電梯,而要沿著疏散樓梯逃生。 要沿著疏散指示標志的方向逃生,它總會把我們引到戶外安全的位置。 遇到防火門,延疏散方向,推開防火門。出了防火門要隨手關閉身后的防火門。 疏散到戶外安全位置后,要馬上撥打119報告火警,同時也可以報告物業火災情況。
二、 身邊火災
上面講的是我們身在室內,我們所在大樓的其他地方發生火災如何求生的情況。下面講發生在我們身邊的火災,比如我們家著火,我們該如何應對?
(一) 身邊大火
例如,我們睡覺到凌晨,醒了,睜眼觀察,臥室內已有煙氣,則立即碰醒身邊人,煙氣層已較低時,一起側身翻滾下床防止吸入。此時一人可以根據煙氣層高度或彎腰或爬著去房門口觀察戶門,同時呼喊其他臥室人員。如果確認是自己家起火且戶門沒被火煙封堵、只有分層煙氣時,則告知所有家庭成員立即或彎腰或爬到戶門,開門爬出逃生,并隨手關閉戶門。 如果戶門出口被火勢或濃煙封堵,像杭州保姆縱火案女主人發現火災時客廳大火封住戶門就是這種情況,就所有家庭成員盡可能地關閉所有可以關閉的房門,選擇離火源盡量遠的、煙氣盡量少的房間固守待援,關門堵煙,同時打119報告火災,然后找衣物等封堵門縫、制作濕毛巾等捂住口鼻,并通過電話等告知外界自己的處境,此時降低身姿防止吸入煙塵仍是關鍵。必要時,開窗排煙已爭取自救時間。 記住,在任何時候都絕對禁止為了制作或取用濕毛巾而進入到濃煙環境吸入濃煙!固守待援房間的選擇,要房門能擋熱煙,不能到那種房門下面有格柵透氣的那個衛生間里去固守待援。 家里可以配備防煙面具,可以戴上防一氧化碳中毒,起一些保護作用。 這是一種極其危險的情況,強烈建議家里安裝感煙火災報警器,那么火災剛剛發生的時候,煙氣升騰到天花板上,被報警器感知到,報警器就會報警,那么我們就會有充足的時間,可以用于安全逃生。
(二) 身邊初起火災
下面講因為報警器的報警,或者我們自己就看到了發生在身邊的小火,這個時候我們就會有充足的時間可以逃生。但是要記住我們自己的逃生是我們的責任,在現場沒有看到起火的人,他們的逃生也是我們的責任。我們第一件要做的事情是喊叫“什么地方?什么東西著火了?”“什么地方?什么東西著火了?”叫大家趕緊撤離到安全的位置。 因為火災的發生發展是非常快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做了一個普通居家客廳的火災實驗,它是客廳的廢紙簍起火,引燃了窗簾,后面燒爆了玻璃,兩分多鐘就發生了轟燃。 這次火災起火一分鐘時,客廳內的溫度上升到40度,40度是我們通常能夠正常活動所能承受的溫度的上限,所以我們提出了一個一分鐘黃金逃生時間的概念。所以看到小火心里一定要有這個一分鐘黃金逃生時間的概念,趕緊呼叫現場所有人撤離到安全的位置,并打開戶門,保障戶門處于開啟狀態。 然后有滅火處置經驗的人員可以觀察火勢大小,對于火焰高度低于25厘米及一張A4紙大小的火焰,可以使用滅火器材嘗試滅火。如果處置成功,則大家可以返回查看起火位置情況,整改排除隱患。 如果處置不成功,或者觀察的時候火焰高度已經高于25厘米,對于沒有經過特殊訓練的人,要當即放棄處置,大家一起出戶門逃生。逃生的時候能行則隨手斷電,并關閉身后的戶門。 逃到戶外樓道,可以給鄰居示警喊叫“幾零幾室著火啦!”喊叫3遍以上,讓鄰居們也做好應急準備。 樓道逃生到戶外安全位置,馬上撥打119電話報告火警,同時到路口等候消防車。也可以報告給物業,讓他們做一些協助準備。 在這里要特別提醒一下,對于這種身邊剛著的小火,煙氣很少,即使有也是分層煙氣,我們是利用空氣層趕緊逃生,可以不需要濕毛巾。 全國火調專家趙術學老師告訴我們:他在火災調查的過程中,就遇到為了制作濕毛巾跑到衛生間,被濃煙熏嗆中毒倒閉在衛生間的人。 他提醒:絕對禁止本來有機會脫離險境而為了制作或取用濕毛巾而浪費時間從而失去逃生機會!記住:任何時候都絕對禁止為了制作或取用濕毛巾而進入濃煙環境吸入濃煙!任何充滿濃煙的地方都不要跑進去。
首先強烈建議大家配備的是感煙火災報警器。這種報警器,大家購買的時候要看它是有ccc 3C標志。報警器一般安裝在客廳和臥室的天花板上,安裝的時候要留心遠離風口、燈管、高溫和水汽,以免誤報警。平時使用過程中建議每個月按一下"消音鍵"(長按3秒),報警器會發出"發生火災"的語音提示,為正常。 第二個建議大家配備的是滅火器,一般居家建議配備水基型滅火器,現在的水基型滅火器有簡易式輕便裝的,這種的一般拿起來拔掉蓋頭,按一下噴射按鈕,對準火焰根部噴射就可以了。另外還有一種鋼瓶裝的,這種要按照提拔握壓的方式來使用,就是看到火災,提起滅火器,走到距離火源兩米以上的位置,拔掉保險銷,壓下壓把噴出滅火劑,對準火焰根部噴射就可以了。這種鋼瓶裝的,它會帶有一個壓力表,平時要注意觀察壓力表的指針要在綠色區域,它才可以正常工作。 第三個建議大家可以配備滅火毯,它是一種比較簡單易用的滅火器具,就是用一種防火布料做成,遇到小火可以打開包裝袋,拉著兩個拉手提出滅火毯,輕輕抖開,從身體往前蓋在火源上,直到火源熄滅,滅火毯降溫以后,可以拿起來清理,晾干后收起來以備再用。 第四個建議大家配備的就是防煙面具,它的學名叫過濾式消防自救呼吸器。它可以防止一氧化碳中毒,但是防煙面具,它只是通過濾毒罐上面的一些金屬來與一氧化碳反應,將一氧化碳轉變為二氧化碳來減少和降低一氧化碳的毒性,但是它本身沒有降溫和增加氧氣的作用,所以防煙面具不能用在高溫低氧的煙氣環境中。一般在溫度不太高,濃度不太濃的煙氣中使用,它是一次性使用產品,使用時間為15到30分鐘。 防煙面具的使用方法是打開包裝盒,取出防煙面具,撕開外包裝,拔掉濾毒罐前后兩個紅色橡膠塞,然后雙手伸進防煙面具內擴張防煙面具,將它套在頭上,視窗向前,拉緊收縮帶扣。女生的長發,要塞入防煙面具內。 記住所有的消防器材,都是有有效期的。大家平時要隨時觀察消防器材是否在有效期內,以確保緊急情況下,可以正常使用。所有消防器材的購買,建議大家到一個消防產品信息網上去搜索廠家,然后聯系這些廠家進行購買,以確保所買到的產品是有3C認證的合格產品。
責編:李忠杰
來源:湖南消防“中央廚房”